总体布局

本项目位于海口市江东新区,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内,小学校设置36个班,每班45人,提供1620个学位;幼儿园设置9个班,每班30人,提供270个学位。

项目地点
中国海口
委托方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
设计时间
2021年3月
总建筑面积
33500㎡
空间形态 为适应当地热带气候特征,教学楼和综合楼及其配套功能区呈现院落式布局,以便形成阴凉通风的庭院空间,遮阳 …

空间形态

为适应当地热带气候特征,教学楼和综合楼及其配套功能区呈现院落式布局,以便形成阴凉通风的庭院空间,遮阳避暑的同时也便于内部各功能之间联络和沟通。

依附庭院格局,教学楼的每层分为两个教学单元,除了常规的配置,每个教学单元还配有一个年级活动厅,其隔墙可以在开放活动时打开,以适应未来提倡共享、灵活多变教育理念。

教学、办公及生活的配套功能区位于首层,连接教学楼、图书馆和综合楼,同时托起了一个覆盖整体校区的共享平台,共享平台西端连接主入口大台阶,东侧延续至大操场看台,中间根据功能需求形成各个主题院落。共享平台串联学校的各功能区, 使空间相互渗透,景观互相融合,实现单体之间的多层次连接,形成一体化的空间系统。

幼儿园

延续小学的空间理念,幼儿园在内部也通过中庭为生活单元提供了阴凉通风的室内环境。位于南部的音体教室和生活单元面向活动场地形成半围合的姿态,螺旋上升的屋顶提供了充满趣味的屋顶平台。

立面材质

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和安全性考虑,避免使用玻璃幕墙,外墙多以质感涂料的实墙为主;在图书馆和综合楼采用了纤维混凝土作为外挂的遮阳和装饰材料;面向城市主干道的体育中心采用了视觉丰富而轻盈的遮阳构架,为整个校园树立了具有热带建筑特征的标志性形象。

多元化教学、智能化运营

鉴于传统学校布局单一,师生交流匮乏等问题,本学校的教学空间致力于创造更多的共享型交流空间。在“面向黑板”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,升级为“师生对话”的教学模式。通过置入多元功能教学空间,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想象力、创造力的有趣途径,从而培养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和社会合作的综合能力。

学生接送经常引起城市道路的拥堵,通过将接送车流引入地下接送区,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,学生和家长通过个人ID信息和电子引导设备可以安全、顺利的在接送区会合,人流可以快速的疏解。学校的文体场馆设置独立的出入口,在假期和放学期间,文体场馆连同地下车库可对外开放,供周边居民使用,增加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,丰富周边居民的生活。

通过采用大面积的立体绿化改善校园的微气候环境,通过在屋面设置集生态种植、活动平台、光伏发电与一体的全方位生态场所。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外教学环境。景观设计采用海绵城市理念,利用透水铺装、下凹式绿地、雨水花园等生态措施,对屋面、道路、广场径流进行净化和管理,实现了校园与周边生态系统的良性融合。

阅读更多
服务类型
建筑概念设计
设计团队
Christian Hartmann, 李鹏勇, Gregorio Soravito, 张百如, 石柠, 李星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