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新天津生态城
国际竞赛第一名
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发起和投资的中新生态城项目施工已经开始。该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中新生态城国际设计方案征集中的2个胜出方案之一,即,莱茵之华的结果作为依据。
生态城范围东至汉北路—规划的中央大道,西至蓟运河,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,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路。规划范围约34.2平方公里。整体城市设计范围面积约为30.2平方公里。重点区域包括城市主中心、北部次中心、会展中心、行政中心、青坨子特色中心、生态谷及三条生态廊道(湖泊溪、吟风林、甘露溪)。城市主中心位于滨水区域,能够建设成为独具一格的城市商业和金融中心,辅以居住、购物、餐饮、文化、休闲和娱乐设施,将营造出集居住、工作、娱乐于一体的环境。
在城市形态的设计中,中心轴线由清晰的城市建筑以及绿色线条构成,内部空间是形成独特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。三个中心区域在建筑形式和排布上各具特色,形成不同的公共空间。形态灵活的生态谷是生态城的主要轴线,连接不同区域。生态城不同中心的建筑形态不同,但是都有内在联系和共同点,赋予了生态城独特的个性。建筑本身起到景观的作用,比如屋顶花园、平台、绿色的立面等等。我们的方案以低层建筑为主,而不是高层建筑,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在没有特殊保护的情况下,其生态方面的设计将会收到气候的影像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。建筑很紧凑,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,减少立面面积,这样也可以较少地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。建筑对外界条件的反应:立面提供遮阳,让阳光只在凉爽的天气进入室内,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光电板。总体设计从多个角度体现生态及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,包括:综合雨水管理系统、建筑节能、绿色交通、紧凑的城市结构等。
城市结构
生态城的外型主要取决于地形和河流,原有的总体规划对此也做了阐述。
生态谷作为生态城的脊柱,呈现出S形。
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的两次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。
两条河流围合出来的地域主要用于自然生态保护、会展和研究。
南北两端的中心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我们设计了城市的形态,在原有二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空间的设计。
中心轴线由清晰的城市建筑以及绿色线条构成。内部空间是形成独特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。
三个中心区域在建筑形式和排布上格局特色,形成不同的公共空间。
但是形态灵活的生态谷是生态城的主要轴线,连接不同区域,在生态广场稍作停留,继续向北穿越行政中心,开发密度很大的城市区域,从新回到原来的流动之中,但这里的密度降低了,因为已经走出了最中心的区域,生态谷变得更加和缓,只是偶然又变窄,穿过北部次中心。
生态城的突出区位特点是它处于蓟运河故道周边,现状保留的部分是汉北路、青坨子村和北部的少量工业。
由蓟运河和故道围合形成的小岛作为生态城的生态核。
生态城由多个围绕蓟运河故道和生态核的片区组成。每个片区都是多功能的,且有自己的中心。
绿色廊道连接生态城南北中心
生态谷作为绿色廊道,连接生态城的多个中心,为生态城赋予独特的面貌,同时成为主要公共交通交汇的地方(轻轨、行人和自行车)。它是整个生态城的脊梁。